文章来源:中研世纪 作者:李昊坤 阅读量:334 发布时间:2024-07-31 14:06:35
根据JJF 1005-2016《标准物质通用术语和定义》,标准物质(RM)指具有足够均匀和稳定的特定特性的物质,其特性适用于测量或标称特性检查中的预期用途;有证标准物质 (CRM)指附有由权威机构发布的文件,提供使用有效程序获得的具有不确定度和溯源性的一个或多个特性值的标准物质。
有证标准物质(CRM)根据等级、应用领域等不同维度,也有多种不同分类方式。根据等级,我国的有证标准物质可分为一级标准物质(GBW)和二级标准物质(GBW(E))。一级标准物质多为纯品,主要用于研究和评价标准方法,对二级标准物质定值;二级标准物质多为溶液,主要用于工作标准,以及同一实验室或不同实验室间的质量保证。 我国的计量科学和标准物质发展起步较晚,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没有自行研制发布的标准物质,有限使用的标准物质都是从国外进口;进入21世纪我国标准物质行业快速发展,我国标准物质行业逐渐形成了进口品牌、国家标准物质和民营标准物质品牌共存的格局。截至2022年底,国内共有29家科研机构、国营和民营企业获得CNAS-CL04认可。 目前国内从事标准物质经营单位(含纯销售企业)有2,200多家,而具有标准物质生产能力的单位有约300家,其中一部分为官方供应商,如中国计量院等,另一部分为获得CNAS-CL04认可的私营企业,如安谱、坛墨等。
从“十二五”开始,政府提出为保障食品、生物、环保等领域的安全和质量,需要对检测技术与标准有更高的要求。2022年1月国务院印发《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确定了生命科学、生物医药、环境监测、食品安全、自然资源、刑事司法等领域为标准物质研制和应用的重点领域。
CMRC中研世纪市场调研公司发布的《标准物质市场前景预测报告》显示,受疫情及第三方检测新增数量减少、传统行业去产能等因素影响,2020年以来国内标准物质市场增速略有放缓,至2021年总体规模达到约33.5亿元,同比增长10.5%。未来在环境、食品、医药等细分市场带动下,预计到2025年国内标准物质市场总体规模将达到58亿元左右,年均增速接近15%,市场前景广阔。 标准物质的发展主要用于服务国家产业政策,以及各行各业的发展的需求。随着国家对各类产品和环境的质量、标准监管力度的加强以及检测行业的发展,对新型和现有标准物质的需求将不断扩大,特别是在食品、环境、医药和临床等领域。未来国内标准物质相关研发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民营企业将发挥越来越大作用,国产与进口品牌之间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