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研认识  >  【中研认识】老龄化与少子化趋势下,“陪诊师”的出现与兴起!

【中研认识】老龄化与少子化趋势下,“陪诊师”的出现与兴起!

文章来源:中研世纪 作者:彭程 阅读量:511 发布时间:2024-02-05 15:31:38

中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国际上一般把 60 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 10%或65 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 7% 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或老年型人口)的标准,按照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这一标准来看,中国早在2000年就以进入老龄化社会。全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从1953年到2020年的年均增长率为2.8%,其中第六次人口普查到第七次人口普查期间的老年人口增长速度最快,年均增长率达4.7%;全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也从1953年的4.4%增长到了2020年的13.5%。

11.png

当“老龄化”遇见“少子化”

随着生育率的下降,我国家庭结构逐渐从传统的多子多孙家庭向核心家庭结构演变,“年轻一代”的老年人赡养压力变大。截至2021年底,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抚养比20.8%,也就是说,在我国每5个年轻人需要至少赡养1个老人。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抚养比自2017年以来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并且根据官方对老龄化的预测,未来我国65周岁及以上抚养比也将会一直上升。

此外,我国一线城市面临的相关问题更为凸显。根据《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21》,2021年北京市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抚养比为30%,比上年增长1.7个百分点。与全国数据趋势一致,北京市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抚养比自2017年也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北京市的老年人口抚养比水平一直高于全国同期水平。

12.png

“陪诊师”的出现以及兴起

陪诊师,也就是陪同病人诊疗的人。他们主要负责帮助/辅助就诊人员挂号、问诊、取药、缴费、取结果、接送等。而陪诊客户的受众多为独居老人、异地人群、孕妇、单身年轻人等。早在十几年前,医院会设置一些“陪诊员”来帮助、引导院内就医困难的人群,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的加剧以及就医难问题的突显,市场上出现个人以及团体提供陪诊服务。

以北京地区为例,目前市场上提供陪诊服务的主体主要是个人,其次是团体、机构及保险公司。从服务内容来看,个人、团体、机构以及保险公司所提供服务大致相同,其中机构以及保险公司由于其平台大,资源多,因此可以提供的服务更加专业全面,例如专人预约、个性化指导以及指导用药等。

从服务收费情况来看,保险公司将陪诊服务归为保险产品里面,因此属于福利服务不进行额外收费,而第三方机构大多以次为单位进行收费,个人和团体大多以时间为单位进行收费,并且普遍机构的收费更贵一些,可选项目也更丰富一些。

从用户认知来看,保险公司的用户认知最高,其次为个人及团体,而机构的用户认知度最低,主要由于陪诊服务属于新兴产业,并且没有很好的监管体系,导致很多没有强大背书的机构得不到人们的信任,而且通过线上如抖音快手等平台进行宣传时,大家也更倾向于去关注一些个人用户的视频内容,对于机构广告类型的视频内容关注度较低。

13.png

“陪诊师”未来的职业化与规范化

目前,由于陪诊服务行业的准入门槛低、缺乏统一、专业的行业规范,社会对陪诊服务以及“陪诊师”的争议不断。因此,尽快出台规范化、统一化的行业标准和政策将极大促进陪诊服务的推行以及解决新型老龄化社会就医难的问题。